歡笑在一起的良師益友
第一排 :王加瑞、陳冠昌、李紹裘、鄧洪斌、林迺豐、蔣念慈、易 凡
第二排 :李涵杰、陳怡君、王伊華、涂正音、李涵芸、劉俊辰、王千芸、曾筠婷、李新加、陳柏君、劉虹妤、何凱敦 (缺)
海外的華人家長都有個心願,希望孩子在融入主流、出「類」拔萃之餘,亦能保有一己的文化,結交幾個同文同種的朋友,將來或娶或嫁,也最好都能肥「缺」不讓「外」人「填」,不會產生代溝、語文溝問題。在這種切盼下,家長自然相當鼓勵孩子們上中文學校、參加中文教會的聚會、甚至返鄉報名所謂的「愛之船」-- 返台研習營活動。易凡是我的獨子,家中人丁稀少,又承繼了老媽愛熱鬧的「美德」,因此我們的家庭娛樂大都是「獨樂不如眾樂」的以團體活動方式,呼朋引伴的「共襄盛舉」;去年春假期間,曾與八個媽媽攜同十五個小孩做過「知性之旅一日遊」,倦遊歸來,大人孩子都覺「盡興」卻又「意猶未盡」,亟思將此有意義的歡聚延續為一經常性的聚會,遂起念組織一孩子的讀書會,在父母安心、孩子開心的大前提下,互取所需,各達所願,共同成長。
少年輕狂是最讓父母煩心、惱人的階段,每個家長逢此時期都如履薄冰般的戰戰兢兢、心存戒慎,由於孩子們在校時間長,同儕「惡勢力」、影響力往往大過師長父母,如何避免兩代交惡,孩子擇友不慎、誤入歧途,家長得份外小心地去除這青春窄路兩旁的雜草,儘可能讓孩子們有「近朱」良伴的牽引,避免「近墨者黑」的威脅;為了讓孩子們有認同感,也願口服心服地受教,「青青讀書會」所邀請的講員俱是在加國受教育,在事業上受肯定的社會青壯年精英,在沒有代溝、教育、文化的差距下,裹了糖衣的良藥,會比較容易入口,產生良效。我們很幸運的請到了IBM的Franz李紹裘、Northern Telecom的Dennis鄧洪斌及會計師Philip林迺豐,當這15 個大孩子讀書會的「駐會講師」,他們學有專精,又都是大公司的管理人材,深諳溝通之道,更難得的是他們都有滿懷的熱誠,願在百忙中抽出時間來,義務為孩子們有系統的上課;「青青讀書會」是以美國暢銷書【The 7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People】一書為腳本,讓孩子們分期仔細閱讀後,他們以深入淺出、說故事的方式整編全書,加以解說討論,再讓孩子們就實際生活中、學校裡遭逢的挑戰及實例來印證所學或集思廣義地提出解決的辦法。
允許家長入座當旁聽生是讀書會一大特點也是「德政」,與子女同堂上課的父母,一方面可以觀察孩子們的課堂表現,再方面又可以藉機磨練一己的英文聽力,增長了不少知識,而返家後又多了共同話題,可以和孩子們分享心得、討論功課,將課堂延伸到家裡,將所學運用於生活上,真是一人上課全家受用。
「青青讀書會」邀集了15個 teenagers為會員,家長票選「青青」為會名,取其響亮好記,也名副其實的闡釋了是為青少年,希望「青」少年他們能藉讀書,長保心靈長「青」。「青青讀書會」每月聚會一次,都是週六晚間舉行,說是兩小時課程,每次都是三更半夜方得散場;感謝「大都會廣場」為讀書會提供免費的場地及設備,會員陳冠昌特地畫了一個「綠蔭展書讀」的讀書會標記,每次活動均張貼在牆上做為精神指標;為了訓練孩子們的責任感及辦事能力,孩子們三人一組輪職負責聯絡、影印、場地清理及合資15元購買當日茶點;宋守華老師負責邀請講員,家長蔣昌樑擔任總務兼財務,逢到大聚會,則是家家施展渾身解數,佳餚美點盡現。
除了三位主講員外,我們曾請過 Roch 鄭先生講勵志的「人生之道」,IBM的馮榮發經理講「Mind Mapping及創造性思考」;年輕的謝文淵醫生夫婦分別為男孩、女孩講解青春期的諸多困擾,那一堂課父母孩子分堂受教,馮經理特地安排教會的 Derek Burnett牧師為父母「洗腦」,講解「如何在不同的西方文化下教養子女」,大家熱烈的討論、分享父母不同時空下「難唸的經」;而同一時段的另一課室,卻不時傳來孩子們熱情的歡笑聲,謝醫生夫婦擔任青年輔導員多年,經驗豐富,從「同儕壓力因應20法」妙方中「釜底抽薪」地和孩子們談吸煙、吸毒、性交等問題,從他們對這兩位大哥哥、姐姐的崇拜及熱愛,我們確信課上得精彩又有價值。
另一個深受孩子們歡迎的講員是今年甫獲「羅德學者獎」的 Richard Pan 潘子健,我們特地安排了一天的時間,讓孩子們在幽靜的鄉間別墅聽他演講,他一口流利的國語,沉穩出眾的口才,懇切中又語帶幽默,娓娓道來他的得獎因由及讀書方法,孩子們對他佩服得五體投地,讓我不由感歎,父母的「言叫」(嚴教)實在抵不過他一席話的身教(以身作則)。當天下午是另一場好戲,孩子們針對當前社會熱門的話題,分組做報告並提出看法,幾個主題包括: 複製動物、安省160教改案、大麻合法化、地鐵推人意外事件、安樂死等等,孩子們事先分組小聚,收集資料、整合意見,用角色扮演方式提出報告及對問題的看法或建議,幾個講師又當場提出諸多問題考驗他們的反應及應答技巧,場面真是熱烈有趣又引人深思,大家都認為真理愈辯愈明,也有助於他們表達能力的提升及擴展思考的角度。那一天,更可貴的是結識了潘家爸爸媽媽,他們懇摯熱心地為父母們上了一堂寶貴的「教子規」(條)。
期終潘子健再度受邀與他同樣傑出的妹妹聯手舉辦講座,針對安省醞釀修改的青少年法律豁免年限自目前的14歲降低為12歲,讓孩子們提出辯論,方式是讓孩子們以任一社會階層的角度去發表意見,比如涂正音選擇的角色是社會工作員,她認真的實地採訪了社工人員,請他們提出對法令修改的看法;陳柏君以犯案少年之家長身份認為應重防治而非事後重罰;作為警察代言人的王千芸則以犯案年齡日益降低之實情而建議十歲以上涉案就應懲戒;曾筠婷以受害人立場指出為豁免付出的代價太大,不可縱容;陳冠昌則指出重罰扼殺了青少年一生的幸福,應以重生改造教育取代重罰;劉俊辰認為一歲或一日之差對接近12歲的孩子就不公平。 幾個小時的唇槍舌劍,孩子們詞鋒愈見犀利,辯理亦愈趨明快,而潘子健不假辭色、毫不留情的節節逼進,據實批判,讓一旁觀戰的父母,看得心驚肉疼,又欽佩嘆服不已。
除了課堂上的靜態吸收,我們也辦了不少附帶活動,今年春假的「知性之旅」擴大舉行,我們租了一輛 48人座的校車滿載了孩子們及義工,參觀通用汽車廠、Bombardier飛機工廠及WinterGarden劇院,在有名的Ed Warehouse 牛排館進正式的晚宴。另外,為了教導他們社交禮儀兼及運動,讀書會還請了老外夫婦,每週兩小時,教導他們國際交際舞;由於是「大家一起來」,日久也都彼此相熟,從最初的扭扭捏捏不肯牽手,到後來能踏著拍子翩然在舞台上探戈一曲,也是邁開了青澀的一大步。
前兩天,「青青」的李涵芸生日,她一向是讀書會的領導階層,大家應邀參加她一手策劃的睡衣派對, 這些大孩子在後院草地上,頭併頭地俯臥床墊上,研究野外求生的有獎徵答;黑漆漆的夜空下,十幾張年輕、稚氣未脫、展開純真燦爛笑容的臉,映照在電筒暈黃的光影中,是那麼的恬然、和諧又幸福,自己忍不住要為他們難得的緣份而感動;思及孩子們這短短的一年來,從起初陌生地怯於開口,到一年後的相處融洽,自信條理地侃侃而談,心裡真是充滿了感恩,感謝這麼多有心人的付出,讓父母能為子女慎選大環境,集結諸多聲氣相投的同類,使孩子們能在生活中學習,在關愛中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