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起
- 薛意梅 1998.09.28
認識網主 - 中文 About Webmaster - English
1989 當我第一次站在七年級的課堂上教中文時,面對我的是一群輕蔑不耐的臉孔,他們直截了當地說:「I hate Chinese」;灰心喪氣地一年教將下來,我對家人說:「I hate to teach them Chinese」;原來,海外傳薪是那麼的舉步維艱。
1990 當我把世界日報登載的學生作品放大,連同稿酬美金五元,加上了護膠,交到同學手中時,全班都瞪大了眼,充滿了驚奇與羨慕;原來,他們的中文也可以見報的。
1992 和幾位老師成立了「地下室圖書館」,教材書籍可以相互支援,教學心得可以彼此切磋,信心因此大增;原來,團結就是力量。
1993 在多倫多大學及約克大學修「多元文化及第二外國語教育」課程,震驚地發現,原來,語言的教法可以如此充滿了興味。
1994 輔導學生曾筠婷參加中文學術大賽,來自阿根廷的她,連續兩年在朗讀項目奪魁,獎金800元,她對中文自此一往情深,對其他同學也起了激勵作用;原來,學中文的「驅動力」在於有「秀場」。
1995 第一次受邀演講「寓教於樂」,與八個學生同台演出,獲得教師們的肯定並鼓勵有加,學生則希望有機會多演幾次;原來,辛苦也有甜美的回報。
1996 受聘為多倫多教育局祖語課程綱要編輯委員,編寫期間,得與主流及各祖語主編有進一步的接觸,並使用各項資源;原來,語言教學的資源可以如此豐富。
1996 有機會在美、加演講,野人獻曝地將一己的心得與眾人分享,得到的回應均是求「材」若渴;原來,大家各處一隅,卻有志一同,想「盡心盡力」,但覺「獨力難擎」。
1997 為孩子們成立了「青青」讀書會,讓青少年有同文同種、共同成長求知的機會,多倫多「大都會廣場」的東主李綺芬及彭明珠,提供一切助力;原來,華語海外植根是「人人皆有心」,又「個個願出力」。
1998 跟多倫多文化中心的簡許邦主任談及成立華語教學資源中心的宿願,除為教師提供活水源頭外,亦可提供學子「學以致用」機會,他說:「去辦吧,我全力支援妳 !」馬上空出了貴賓室,並接上了高速網路;台灣電腦公司(MIT Computer)的洪永振總裁知道後,拍拍胸膛說:「我出電腦,老師可以利用網上資訊」;「青青」讀書會的學生說:「老師,我們可以當志工」,並開始惡補中文電腦,且不無得意地提供網路知識;原來,華語學習的「大環境」是可以「營造」的。
1998 受僑委會洪冬桂副主委之邀,回去為海外教師回國研習營演講,來自16國的學員熱切地詢問如何購買我編寫的教材;有感於大家對華教的熱忱,有感於自己一路行來的巔簸,為了避免他人「重蹈覆轍」,心底的聲音遂逐漸滔然 :「為什麼不搭資訊列車,利用網站無遠弗屆的特性,拋磚引玉地集結眾人心力,共同為海外傳薪盡一份心意?」
於是,學生寇玉磬說:「老師,我教妳做網頁,我可以負責學生園地,更可以拖社工媽媽下海 ...」;IBM同事陳英菁說:「我幫妳負責父母篇,大都會公益空間的媽媽讀書會是最好的種子部隊,讓我幫她們熟悉電腦及上網」;有一己工作室 (PhoSign Graphics)的老友楊智雄說:「首頁設計交給我,妳去煩文字內容吧!」